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欧洲杯平台官方  >  行业动态
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来源:解放军报     日期:2022-11-14    字体:【大】【中】【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把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以下简称“三化”)融合发展要求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应着力认清把握“三化”融合发展的主要特征、深刻机理、基本原则和战略举措,切实推动“三化”融合发展落地落实。

 

认清“三化”融合发展的主要特征

 

    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次递进有序依存。从时序上看,“三化”不是同时起源的,没有前一“化”作为前提和基础,就没有后一“化”的发生和发展。例如,没有机械化就没有信息化。信息化建设需要机械化建设提供物理实体,没有机械化作战平台和弹药作为信息节点的载体,信息化的“联”就失去了对象。信息化是智能化的孕育母体。没有高度信息化提供足够的算力和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也不可能产生链式突破。一支军队没有一定的机械化基础,就无法推进信息化,没有一定的机械化信息化基础,也无法很好地推进智能化。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难以跨越机械化信息化直接拥抱智能化。通常说来,后一“化”对前一“化”只有在个别领域可以替代,而不可能全局替代或全面跨越。如果前一“化”的核心技术、基础领域和关键阶段的“底子”打得不牢,出现瓶颈和短板时将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不但难以被后一“化”解决,反而会因基础不牢影响后一“化”发展,进而拖累整体发展。如果跳过机械化、信息化,把建设重点全面转向智能化,可能欲速则不达。

 

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相互交叠长期并存。通常所说的基本实现机械化,意思是机械化发展到后期,其战斗力贡献已经产生了边际递减效应,继续加大机械化投入,效费比将大大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后就没有任何机械化建设任务了,只是与信息化、智能化相比对其投入比重将逐步降低。信息化不是机械化的终结,信息化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机械化,智能化也不是机械化、信息化的终结,智能化过程中还有一定的信息化、机械化。“三化”中的每一“化”都只是某一历史时期的建设重点,不存在某一时期被某一“化”排他性独占的情况。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不能搞推翻机械化信息化,专搞智能化的“另起炉灶”式发展。不能以割裂的观点看待“三化”,“三化”是“三合一”式的兼容并蓄,不是“三选一”式的互斥排他。后一“化”不是对前一“化”的否定和终结,不是摒弃前一“化”取得的发展成果推倒重来另搞一套,必须确保作战体系由机械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的平滑过渡和渐进升级。以智能化为例,智能化绝不是颠覆性地推倒原有信息化作战体系,另建一个全新的独立的智能化作战体系。

 

智能化信息化对机械化以虚控实、赋能增效。这里所说的“实”主要是指以作战平台、弹药等物理实体为代表的“硬件”,“虚”主要是指以作战数据、算法等为核心的“软件”。机械化以硬件建设为主,信息化和智能化则以软件建设为主,通过软件对硬件进行优化升级和赋能增效。在建设优先级上,载荷超越平台、软件超越载荷、算法超越软件,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中的软件成本要远超硬件成本。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不能搞“重硬轻软”或“虚实脱节”式发展。进入智能化时代,如果作为武器装备“大脑”的配套软件和核心算法落后,其硬件性能指标再高都只是“虚高”,实战中很难发挥出作战潜能。军事斗争实践表明,进入智能化时代,应在一开始就注重军事智能技术的通用芯片和核心算法研发,避免陷入被动。

 

明晰“三化”融合发展的深刻机理

 

“三化”融合发展,不是“三化”简单的混合、化合或者复合,而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达到水乳交融、合而为一的程度,并产生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实现整体战斗力质的跃升。“三化”融合发展主要遵循以下机理:

 

优势叠加机理。不管是机械化、信息化还是智能化,每一“化”的支撑技术群都会催生出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产生新型作战力量,最终形成具有不同作战机理的新质作战能力。这些新质作战能力与原有作战能力综合运用优势叠加,能够产生系统涌现效应,极大地提升军队整体作战能力;能够丰富己方作战手段、作战方式和方法,使敌方陷入顾此失彼的多重困境。

 

升级拓展机理。信息化通过对各类机械化作战平台进行数字化改造和网络化链接,将机械化作战体系聚合升级为信息化作战体系,催生战斗力产生质的飞跃。智能化也可通过升级拓展方式,与机械化、信息化融为一体。一方面,运用智能技术升级机械化作战平台的操控系统,不断提升其单件武器装备的自主作战能力。另一方面,运用智能技术优化升级信息化作战体系,使其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共享、安全等能力均得到大幅增强,体系作战能力全面提升。

 

补短替代机理。从军队建设历史看,某一“化”在深化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仅靠自身技术体系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迫切需要其他“化”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思路另辟蹊径来解决。当前,机械越来越精密复杂,设计和控制难度越来越大;信息化导致“信息爆炸”,快速转化为决策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问题在机械化、信息化自身技术体系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而运用智能技术可有效突破机械操控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瓶颈。此外,前一“化”产生的技术突破也可能抵消后一“化”的不足。如高超声速导弹速度可以超出网络化信息化防御体系的反应能力实现快速突防,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对手的信息优势。

 

强化“三化”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

 

实践中,应努力转变依赖后发优势、不自觉陷入跟随发展的惯性思维,努力走出被动追赶的发展模式,转向追求并发优势、先发优势,在现有机械化和信息化基础上来发展智能化,同时用智能化牵引机械化和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把“三化”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军队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实现整体建设水平的全面跃升。

 

切实加强“三化”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应充分认识“三化”融合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技术融合与理念融合相统一,防止简单套用机械化信息化原有建设模式抓“三化”融合发展,避免“三化”融合被“泛化”和“贴标签”。应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理顺多重关系,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正向合力。

 

    前瞻布局“三化”融合发展重点领域。一是某一“化”影响制约其他“化”发展的短板弱项领域。尽快梳理各“化”中的技术瓶颈,拉出“卡脖子”技术清单,并加大投入集中攻关,尽快补齐短板。二是某一“化”可能抵消其他“化”建设成果的质变颠覆领域。在“三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当某一“化”成为主导后,仍应高度注重发展其他“化”中采用新的作战机理,可能打破战略平衡并产生颠覆性影响,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他“化”建设成果的技术领域。三是“三化”相互交叉邻接领域。“三化”的“边缘带、交叉点、接合部”,同样也是快速催生新质战斗力的重要领域,当前尤其应前瞻布局“泛在网络+”和“人工智能+”等领域。